解讀《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最新技術洞察

3月17日,國際權威機構IDC、浪潮資訊、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聯合發佈《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報告對六個大洲的15個國家,從計算能力、計算效率、應用水準和基礎設施支援四個維度對各國計算力水平進行全面評估, 從計算力指數和經濟理論角度揭示了全球主要國家GDP、數字經濟與計算力之間的關聯性和相互拉動作用。 報告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千分之3.5和千分之1.8。

數字技術蓬勃發展,催生更多應用場景,以5G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快速演進,加速與垂直行業深度融合,場景應用不斷得到優化與創新。 數字技術走向大規模應用的決定性因素是算力,每一項新技術的落地應用,背後都是龐大的算力資源做支撐。

算力予經濟支撐作用不斷放大,倍增效應顯現

智慧時代,生產力三要素發生了革命性變革。 勞動者從原來的人變為人+人工智慧,數據成為了新的勞動物件,由計算力驅動的信息設備成為新的勞動資料。 如果說,電力是工業時代評估GDP增長量的重要指標,那麼,算力是數位經濟時代ICT產業發展關鍵要素,對推動科技進步、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以及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為新的核心指標。

《報告》顯示,當一個國家的計算力指數達到40分、60分時,計算力指數每提升1點,其對於GDP增長的推動力將分別增加1.5倍和3.0倍,分值越高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顯著。 《報告》認為,由於計算力指數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計算能力和新興技術的應用水準,即當算力投入在底層為新興技術應用發展提供基本保障的同時,也被新興技術應用帶來的需求進一步拉動,從而使整體經濟的增長出現倍增效益。

由此可見,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算力不僅對於經濟具備支撐作用,更應引發業內關注的是,這種支撐作用,隨著算力的不斷增加,其倍增效應開始顯現。 這種倍增效應是如何落地的? 就是通過數實融合。

數實融合加速 AI 計算與邊緣計算高速增長

提及數實融合,一方面數位技術是推動者,推動實體經濟通過數位化轉型來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數位技術是創造者,數字技術也帶來新的產品、新的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 隨著數實融合越發緊密,不管是數字技術本身的產業化,還是產業的智慧化,都離不開強大算力的支撐,算力已經成為數實融合的基石。

以人工智慧為例,在金融領域,人工智慧用於智慧客服和風險管控等領域,大大節省人工坐席成本、提高企業客戶工作效率;在農業領域,幫助農場通過分析加工地圖來確定作物的問題區域,優化產量;在醫療領域,AR輔助手術和遠端成像診斷等,在遺傳綜合症、肺癌、乳腺瘤、創傷后應激障礙等多種疾病的治療和診斷;在科研領域,AI計算輔助藥物發現, 用於蛋白質摺疊體結構的研究、抗菌耐藥性基因的檢測和識別以及新藥的開發,極大縮短新藥研發上市時間。

《報告》顯示,綜合15個國家來看,AI算力支出佔總算力支出從2016年的9%增加到12%,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5%,其中中國的拉動作用最為顯著,中國AI伺服器支出規模同比大幅增長44.5%,位列全球第一。

同樣迎來高速增長的還有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創新並拓展了核心數據中心的功能和範疇,已經成為驅動全球企業級基礎架構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 多個國家伺服器整體支出規模出現下滑,但大部分國家依然維持了邊緣計算領域的高速增長。

邊緣計算的價值在於從物理空間上將計算資源移動到數據創建的位置,從而大幅提高了獲取數據洞察價值的效率,並在核心IT環境之外實現業務流程和決策智慧的即時啟用。 以電力行業為例,電網利用邊緣計算和物聯網技術控制電力輸配,在不增加碳足跡的情況下提高輸電效率,通過感測器和智慧電錶收集各環節數據,藉助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給出優化用電建議。

《報告》預計,未來5年,對邊緣算力的投資增長速度將遠快於核心位置,到2025年,全球邊緣計算伺服器支出金額佔總體伺服器比重將從14.4%提升到24.9%。 邊緣計算從產品形態到底層架構將走向多樣化,定製伺服器產品或成為邊緣計算基礎架構的主力軍。

算力基建化 綠色基礎設施大勢所趨

數據中心是國家各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基本保障,一國數據中心規模及能效水準將會影響未來算力水準的發展進程。 與此同時,數據中心的增長將帶來能耗、環境和氣候的挑戰。 報告指出,數據中心的綠色化、集約化是降碳的關鍵。

綠色化以構建綠色數據中心為目標,利用多種措施降低數據中心碳排放,如充分利用AI等算力技術加速數字化轉型,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提升計算設備的綠色化,通過模組化數據中心、液冷技術,降低數據中心PUE值,引入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技術;集約化主要是提高計算資源的密度,從而達到更高的效率, 通過將離散的企業數據中心的計算資源聚集到更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可以更有效地管理電力容量、優化冷卻設施、並提高伺服器利用率,從而使IT資源的利用能效比達到最高,達到減少排放的目標。

說到液冷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報告》認為,目前,液體冷卻解決方案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主要應用於加速計算系統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隨著數據中心系統對綠色節能的要求不斷提高,液體冷卻解決方案將在數據中心市場得到更廣泛的採用,到2023年數據中心中至少有約40%高算力系統將配備液冷技術解決方案。

在液冷創新和應用上,浪潮資訊一直在積極推進數據中心液冷技術的研發與提升,已全棧佈局液冷,冷板式液冷、熱管式液冷、浸沒式液冷等各類型的產品都實現了大批量的部署。 浪潮信息亞洲最大液冷數據中心研發生產基地 — 天池,年產能達10萬台,實現了業界首次冷板式液冷整機櫃的大批量交付,幫助用戶數據中心PUE降低至1.1以下,整體交付週期在5-7天之內,有效推進液冷產業化,降低數據中心能耗,促進中國的碳達峰和碳中和。

浪潮信息認為,數據中心未來的演進形態是智算中心,智算中心是未來的新基建。 智算中心的算力是高品質、高效能的算力,它所能夠貢獻的智慧算力的比例遠遠高於傳統的數據中心。 智算中心必須具備三個特點:開放標準、集約高效、普適普惠。 其中,開放標準,要求數據中心從硬體到軟體、從晶元到架構、從建設模式到應用服務都應該是開放的、標準的。 集約高效,要求數據中心的建設要有超大規模,要採用領先的技術,保證自身的先進性。 普適普惠,則要求數據中心發揮基礎設施的社會價值,服務大眾。

加大算力投資 增強國家競爭力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算力對於產業變革和國家競爭力的支撐價值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公認,《報告》從算力網路構建的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加大算力基礎設施的投資、引導多元資本投入算力基建和運營、加快人才培養和儲備、加強算力國際合作和共用發展五個維度提出行動建議,為各國構建算力網路生態體系、提升數位經濟發展水準提供參考和決策依據。

《報告》建議,對各陣營國家而言,應充分發揮算力投入的正網路外部性效應和溢出效應,進一步加大對算力相關產業,尤其是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的投資。 對於追趕者和起步者陣營國家而言,計算力提升更是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手段。 加大對數據中心、智慧計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的投資,將進一步增強算力資本與傳統物質資本之間的互補效應和協同效應,提高一國生產物品和服務的能力,提升數位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最終促進潛在GDP增長並提升整體經濟發展水準。

事實的確如此。 以南京智慧計算中心為例,其已運營系統的AI計算性能達每秒80億億次,僅南京當地可與算力中心構成生態的企業就超過300個,核心產業規模超過6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近800億元。

總結:「倍增效應」、「AI計算」、「邊緣計算」、「綠色化」、「智算中心」,通過《報告》中的這些關鍵詞,我們看到的是,數實融合的不斷加速,智算加速從數據中發現與創新,前沿的AI計算與邊緣計算將成為算力的主流,尤其是AI計算,通過智算中心的形式,在直面增效降碳挑戰的同時, 為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最佳的算力效率和保證。 而在此基礎上,加大對於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的投資,又會放大算力與經濟之間的倍增效應,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