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圓滿閉幕
10月19日,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海裝展”)在福建福州圓滿閉幕。 本屆海裝展以「綠動領航、智馭深藍」為主題,規模10萬平方米,設置12個專業展區和4個專業化子展品牌,吸引了812家企業攜超7000項行業相關產品亮相,舉辦超30場專業權威的論壇會議及系列科普體驗活動。
前沿創新產品與尖端技術密集亮相,平臺集聚效應充分彰顯。
一是重大科學研究新突破集中呈現。 首次設立主賓高校和主賓院所,邀請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77家院校及科研機構參展,波動耦合泵噴式仿生航行器、我國首艘新型智慧海洋科考船 “同濟”號、全國產化通用厚膜電源系列、深海複合材料智慧潛航器、海(鹵)水提溴技術等在海裝展現場展示,有效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二是國際資源廣泛彙聚。 博覽會邀請到荷蘭擔任主賓國,荷蘭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安卓先生率團參會; 殼牌、沃爾沃、施耐德電氣、西門子、卡特彼勒、福祿克(丹納赫)等87家國際品牌企業,其中6個國家船級社參會參展,展示最新技術和合作成果。
三是海洋裝備聚集要素齊全。 以山東海洋集團、華電科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為代表的海上能源與海工裝備企業,以玉柴動力、東湖新能源為代表的綠色動力技術企業,以中鋁集團、太鋼集團、寶雞鈦谷為代表的先進材料企業,以中航無人機、大疆、珠海雲洲為代表的無人系統與數智科技企業,以及中遠海運、上港物流等航運龍頭,全面呈現了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的海洋裝備前沿成果。
船舶製造等多領域受益,博覽會促成多項交易合作。
商業訂單密集落地。 國內外專業採購團齊聚,博覽會現場交易火爆。 共迎來全球各大海運集團、行業協會、知名船東、航海裝備總裝製造企業、航海服務企業、科研機構及學術團體等約3.87萬名專業觀眾到會參觀接洽,累計參觀客流總量達19.45萬人次,落實交易簽約金額493億元,意向成交金額217億元,涉及船舶製造、無人系統、海上能源、海工裝備、綠色動力技術裝備等。 達成兩岸輪渡接駁船48艘、內河運輸船20艘、特種勘探船5艘、深海漁業養殖平臺5套等多項採購交易,以及37架多旋翼無人機AR-E40等多項意向採購訂單。
思想的碰撞在此激蕩,未來的輪廓在此勾勒。
本屆海裝展舉辦了超30場論壇會議及系列科普體驗活動,覆蓋海上能源與綠色低碳、無人系統與智慧化、船舶與海工裝備、先進製造與新材料、海洋油氣與漁業文旅以及投融資與成果發佈等六大板塊。 邀請到行業專家、學者以及相關領域企業、機構代表共350多位專業人士出席,緊扣行業現狀、現實瓶頸和未來發展趨勢,分享《技術創新驅動海上風電全生命週期高質量發展》《無人船艇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人工智慧在風電領域應用與創新》《航運科技發展趨勢》等近150個主題演講,分享行業最新專業見解,共同探討海洋裝備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理念、 新路徑,共謀全球海洋裝備發展未來,為推動海洋裝備產業高品質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群眾活動互動性強。 戶外展區除專業遊艇領域的精彩呈現外,聯動50餘家遊艇品質生活方式相關品牌與國內眾多優質集市品牌主理人,共同推出福州 「逐浪生活節 2.0」之」嚮往的水岸生活「主題活動,讓民眾近距離感受水岸生活的獨特魅力。 舉行帆船體驗、海洋舟挑戰、水岸高爾夫推桿、水岸瑜伽、水岸鬆弛音樂會等一系列精彩活動,讓展會成為福州傳播水上運動及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絕佳平臺。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吳強
本屆博覽會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吳強表示,當前全球海洋經濟正經歷由氣候危機、技術革命與地緣博弈驅動的深刻變革。 世界海洋裝備正朝著高效、綠色、智慧方向發展,本屆博覽會精準把握時代脈搏,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前瞻佈局行業未來。 由中國船舶集團牽頭,搭建了一個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的大舞臺,眾多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此碰撞思想、對接需求,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在此首發首秀,這種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正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關鍵動力。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將持續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助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海洋裝備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