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斯:25年後將是”亞洲的世界”

就世界的走勢,日經QUICK新聞採訪了冒險投資家的吉姆·羅傑斯。 吉姆·羅傑斯對世界經濟主導權和有希望的投資地進行了大胆預測。 羅傑斯認為2045年亞洲或將成為世界的中心。 主要內容如下。

記者:25年之後,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力量對比將如何變化?

吉姆·羅傑斯:到2045年,所有情況都將完全改變,亞洲或將成為世界的中心。 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歐美的年輕人移居亞洲、到亞洲的大學留學,形成與以往不同的新趨勢。 我正因為預測到亞洲的增長,因此才讓女兒們學習中文,併為此移居新加坡。 亞洲人口眾多,勞動力等業務成本低廉,而且沒有像發達國家那樣的問題。

歐美等發達國家由於債務累積、少子老齡化導致的人口減少等問題,在25年之間將陷入嚴峻狀況。 很多企業將倒閉,社會不安或將迅速加劇。 這些國家的人民最好移居亞洲,或者學習安身立命之術。 但是,在亞洲之中,日本屬於例外。 債務持續增加,人口正在減少。 與其說這是我的看法,不如說是通過單純計算即可得知的事實。

記者: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尤其有潛力的是哪些國家和地區?

吉姆·羅傑斯:朝鮮半島非常有潛力。 如果分隔南北的38度線被打開,朝鮮的豐富資源和廉價工作力、韓國的資本和產業聚集結合起來,或將實現迅速發展。 在韓國駐紮軍隊的美國不希望北韓開放,是唯一令人擔心的地方,但在25年之內,市場開放將實現。 25年後,朝鮮半島的經濟規模有可能超過日本經濟。

如今的中國問題也很多。 但在20世紀掌握了主導權的美國也在過去遭遇南北戰爭和經濟危機,人權意識淡薄。 我預測今後從短期來看,中國將出現大量企業倒閉,但這不會成為(長期增長和結構改革的)絆腳石。 中國應該能避免重蹈日美等的失敗,也就是不會過度救助經營不善的企業。

我認為其他將明顯增長的地區是越南。 債務少、自然資源豐富的俄羅斯也很有潛力。 遭受美國壓力的中國和俄羅斯也許會迅速拉近距離,兩國的關係今後將更加穩固。 另一方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歐美的同盟將不斷失去凝聚力。

正如(古代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倡導的那樣,政治體制是會變遷的。 我首次訪問中國時只有1家媒體,如今大量出現。 雖然說是一黨統治,與過去相比,很多事情已經改變。 中國、朝鮮和越南等今後或將變得更加開放。 形成對照的是,在美國等很多發達國家,少數掌權者將擁有更大權力。 這是因為在面臨困難的時代,民眾會擁護像美國總統特朗普那樣,看似擁有解決對策一樣的人物。

記者為日經QUICK新聞(NQN) 新加坡 村田菜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