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烏克蘭! 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劇

2月21日,俄羅斯遭遇股債匯三殺,俄羅斯股市一度重挫17%,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同日,歐洲股市暴跌,國際油價暴漲。 美股因總統日休市一日暫逃一劫,但該來的總要來。

激發全球金融及商品市場「炸鍋」的是烏克蘭俄羅斯局勢的突變: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全國視頻講話,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並簽署相關協定與總統令。 美國馬上宣佈對俄羅斯實施包括金融制裁在內的多方面制裁內容,禁止美國人對頓巴斯地區進行新的投資、貿易和融資,這份行政命令還將授權對任何決定在頓巴斯地區進行經濟活動的人實施制裁,並警告說如有必要,準備實施更多制裁。 並且,美國國防準備水準提高到三級(共五級),與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相同。

兩年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經濟尚未有效恢復,通脹風險上升。 屋漏偏逢連夜雨,局部地區的衝突升級對全球經濟走勢必然帶來負面影響。 首先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已是歷歷在目,身在其間的人已遭遇暴跌的實際利益損失。

但這還只是表面的損失,俄羅斯和烏克蘭作為國際能源和糧食較大的供應市場,兩國衝突必會帶來全球能源和糧食方面的緊張局勢。

首當其衝的便是原油,目前國際油價已經來到了2014年以來的高位,布倫特原油價格逼近100美元/桶大關。 摩根大通分析,隨著緊張局勢的持續,油價或繼續”大幅飆升”。 其次是天然氣,歐洲大約35%的天然氣依賴於俄羅斯,近幾個月來由於俄羅斯供給低於預期,天然氣價格飆漲,導致歐洲家庭開支加大,一些依賴天然氣的行業不得不減產。 目前,歐洲的能源庫存已處於歷史低位,其價格是往年同期正常水準的四倍。 歐洲能源價格繼續上漲,對國際金屬市場衝擊不小。 在俄烏衝突制約俄羅斯能源供應的背景下,歐洲大量有色金屬產能也將受到拖累。 以及烏俄衝突將刺激歐洲通脹進一步走高,也會加劇歐洲社會的不穩定性。

糧食作為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其佔比對國際糧食市場的影響不可小覷。 據國際穀物理事會的數據,烏克蘭預計在2021/22年度成為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國、第四大小麥出口國。 而俄羅斯則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 而標普全球數據顯示,烏克蘭和俄羅斯佔全球小麥出口份額的23%。 由於受新冠疫情、全球通脹等諸多因素影響,如今全球糧食價格已接近10年來的高點。 俄烏兩國巨大的市場份額意味著,任何一方出口中斷,都可能導致全球糧食價格再度飆升。 烏克蘭一直被稱為「歐洲的糧倉」 但事實上,中東也嚴重依賴烏克蘭的糧食出口。 此前就曾警告,中東對烏克蘭小麥出口水準的依賴已高到”危險的程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一旦俄烏衝突惡化,全球眾多國家的能源成本和大宗商品價格將會繼續上漲,受新冠疫情影響一直高居不下的全球通脹,將再一次面臨嚴峻考驗。

針對當下俄烏衝突升級,歐美態度很明確,他們不會坐視俄羅斯更進一步。 從歐美表態來看,俄烏局勢不會短期內緩和,這將對全球經濟趨勢帶來十分不利的下行風險。

來源:RCEP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