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健康160招股:8.2億孖展超購15倍,數字醫療價值解讀
9月9日,數位醫療綜合服務商健康160(02656.HK)正式啟動公開招股程式,以每股14.86港元的定價發行3364.5萬股,其中10%為香港公開發售,每手250股入場費3752.5港元,預計募資約5億港元並將於9月17日正式掛牌上市。 首日孖展認購額高達8.2億港元,較公開發售部分5000萬港元集資額超購逾15倍,這一市場反響不僅印證了投資者對其行業地位的認可,更折射出資本市場對中國數位醫療產業變革的深度期待。
技術壁壘,構建醫療數位化的硬核底座
健康160的估值支撐源於其「技術-數據-服務」三位一體的閉環生態。 平臺自主研發的160雲醫院系統已覆蓋全國超3,400家醫療健康機構,通過標準化輸出實現院內數字化轉型; 例如其專有醫院管理系統與藍蜻蜓傳染病/醫院感染實時監控系統,可與國內所有HIS系統無縫對接,構建起醫療資源數位化的底層基礎設施。 在AI演算法層面,基於海量診療數據訓練的醫患匹配模型,將註冊用戶向訂購客戶的轉化率提升至55.7%,使用者復購率達84.6%,醫護人員保留率61.5%,形成“精準匹配-服務升級-黏性增強”的正向迴圈。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臺累計獲得204項註冊著作權及七項專利,並榮獲“2021中國醫療產業獨角獸”“中國互聯網醫療企業TOP20”等榮譽,技術壁壘的厚度直接轉化為可量化的收入增長與使用者信任資本。
市場地位,從區域深耕到全國擴張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健康160在2024年中國數字醫療健康綜合服務行業中佔據了顯著的領導地位。 截至2025年3月,該平臺累計連接了超過14,400家醫院、超過902,300名醫護人員,註冊個人用戶達到5520萬,月活躍用戶數達330萬。 在深圳市場,健康160已接入幾乎所有醫院及約60%的資深醫護人員,這一「深圳樣本」的成功經驗正通過標準化產品向全國推廣複製。 相較於同行業企業,健康160憑藉更高的用戶基數、更強的技術壁壘和更優的盈利韌性,為其估值溢價提供了堅實基礎。 其「醫療資源整合者」的定位,通過連接醫院、醫護人員、個人使用者及第三方商戶,構建了「診前掛號-診中問診-診後醫藥零售」的全場景閉環,在降低獲客成本的同時,顯著提升了客戶生命周期價值。
商業模式,生態協同下的價值飛輪
區別於傳統電商平臺「流量-變現」的單一邏輯,健康160構建了「資源-用戶-技術」的立體化生態協同模式。 通過與微信、支付寶等流量平臺及華為等硬體巨頭的戰略合作,平臺實現「線下場景引流-線上平臺留存-生態合作增值」的立體化流量矩陣。 例如,與華為、蘋果的合作使其手機服務網格中正式列入健康160應用程式,利用其龐大智慧終端使用者群擴大觸達; 與知名公立醫療健康機構的戰略合作,則通過線下面對面診斷場景的品牌推廣,有效引導使用者至線上平臺。 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使用者黏性,更通過交叉銷售實現收入多元化——在線健康服務產生的醫藥需求反哺零售業務,而零售業務積累的使用者信任又促進高毛利醫療服務轉化,形成“服務-零售-服務”的良性迴圈。
估值錨點,平臺型龍頭與垂直服務商
橫向對比港股可比公司,健康160當前約6.63倍的市銷率(區間5.90x–7.37x)恰處於平臺型龍頭與垂直醫療服務商的交匯點。 阿裡健康、京東健康憑藉成熟的電商基因與規模效應,市銷率約2.8-3.1倍,反映其「流量-規模」的效率優勢; 平安好醫生作為純在線醫療平臺,市銷率達8.4倍,凸顯醫療專業服務的溢價空間。 健康160則以「平臺規模+醫療深度」的雙重屬性,在兩者間找到平衡——既具備平臺型公司的流量優勢,又通過技術賦能與生態整合實現醫療服務的專業深化。 這種「中間路線」並非折衷,而是對數位醫療行業本質的深刻把握:醫療服務的核心是信任與效果,而平臺的規模效應需以專業能力為支撐。
數位醫療時代的價值座標
本次募資約40%將用於擴大醫療資源覆蓋及平臺流量,30%投向研發能力強化,剩餘資金用於產品拓展與戰略併購。 這種「資源-技術-生態」的投入結構,既鞏固現有優勢,又開拓新的增長曲線。 例如,通過戰略併購整合區域醫療資源,進一步放大網路效應; 通過研發強化AI演算法與系統能力,提升服務效率與用戶體驗; 通過產品拓展切入消費醫療等高毛利領域,優化收入結構。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台累計促成逾5.4百萬份在線醫療健康服務訂單,用戶評價超560萬條,健康160手機應用程序在蘋果商店及華為應用商店分別獲得4.6及4.8的高分,用戶復購率84.6%,這些數據均為其未來增長提供堅實支撐。
站在醫療健康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健康160的企業價值已超越簡單的財務指標,而是對「技術賦能醫療、生態重構價值」的產業趨勢的回應。 其合理估值區間不僅基於當前的業績表現,更植根於對未來十年中國醫療健康數字化進程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