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吳卸任夏普CEO:構建了下一個百年的基礎
夏普2月18日公佈了一項人事安排,首席執行官(CEO)戴正吳(70歲)將於3月底卸任,由夏普常務執行董事吳柏勛(44歲)接任。 戴正吳將繼續擔任會長,吳柏勛將出任副會長。 被母公司台灣鴻海精密工業派遣到夏普的戴正吳通過採取徹底的削減成本措施,穩固了盈利局面。 戴正吳提出了專注於家電等冠以自主品牌名稱的業務的增長戰略,此次的人事安排意味著他中途就要把任務交給接班人。
構建了下一個百年歷史的基礎——戴正吳在發給公司內部員工的消息中,這樣形容近6年的經營。 夏普曾因對液晶面板和光伏電池過度投資而陷入經營困境。 夏普面臨著公司生死存亡的危機,於2016年8月進入鴻海旗下。 鴻海創始人郭台銘派到夏普的人就是戴正吳。
由於採取連列印紙都要節省的徹底削減成本等減少浪費的措施,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夏普實現了4財年來首次扭虧為盈。 2017年12月從東證2部回歸東證1部。 一位高管回憶說,「當時本部長有著一種無論何時被召喚都必須趕到戴正吳面前的獨特緊張感」。。
預計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夏普的凈利潤將達到850億日元,盈利已成定局。 戴正吳稱夏普將成為品牌公司,表示將致力於液晶面板和電子零部件等器件以及家電等自主品牌業務。
但夏普的盈利性並不算足夠高。 目前該公司的銷售額營業獲利率僅為2~3%水準。 瑞穗證券的中根康夫指出,夏普「既沒有提出中期經營計劃,也沒有制定出以增長為目標的業務戰略藍圖」。。
回歸增長軌道的任務將交給接班人吳柏勛。 吳柏勛於2001年入職鴻海,曾擔任過夏普泰國子公司社長等職務,2020年就任常務執行董事。 戴正吳將繼續擔任會長,與社長野村勝明一起輔助吳柏勛。
夏普之所以要進行艱難轉舵,是因為18日宣布開始以收為全資子公司為目標進行協商的堺顯示器產品公司(SDP)的存在。 SDP主要生產電視等使用的大尺寸液晶面板。 SDP堺工廠由夏普於2009年啟動投產,但巨額投資未能獲得相應的收益,該工廠成為導致夏普陷入經營危機的元兇。
郭台銘的資產管理公司掌握了SDP的過半股權,但2019年之前出售了持有股權。 夏普一度考慮將SDP收為子公司,但最終並未實施。 2021年夏普宣佈要出售SDP的所有股權,但後來又撤銷了這一決定。 目前夏普的持股比例為20%。 夏普將與持有其餘80%股權的薩摩亞籍基金World Praise就收購這些股權進行協商。 收購額和時間尚未確定。
戴正吳就此次收購SDP的股權表示,面板的穩定採購對電視機業務十分重要,考慮到中美貿易摩擦,核心零部件過度依賴中國的局面存在風險。 他表示,夏普還將生產筆記型電腦使用的面板等,使市場行情波動劇烈的業務實現穩定。 但與該公司一度決定出售SDP股權的2021年春季相比,市場行情已經惡化。
來源:公眾號日經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