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互通(AICT)榮獲第二十九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 加速推進高精度AI研發與應用新突破

近日,由中國發明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九屆全國發明展覽會與第六屆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同期在河北省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憑藉高精度AI+交通前沿技術的創新優勢,以及突出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智慧互通(AICT)聯合北京科技大學、珠海億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端側智能安全計算裝置及應用”項目獲得本屆展會金獎,受到眾多評委及與會嘉賓的認可。

本屆展會的主題是“發明創新,引領數字經濟發展”,重點面向數字經濟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和發明創新項目,旨在搭建數字經濟領域創新成果展示、交流與合作的高端平臺,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我國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力量。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交通管理日益複雜,亟需依託端側處理來應對計算負載和時延問題,現有系統在智能識別的有效性、處理效率以及個人敏感數據的隱私保護方面存在明顯不足,無法滿足全場景、全天候的高精度低功耗智能感知需求,嚴重製約新型智能終端設備規模化應用。為解決這些問題,智慧互通(AICT)與北京科技大學等單位聯合攻關開展“端側智能安全計算裝置及應用”項目。團隊聚焦“開放環境下圖文感知精度與計算效能協同優化”關鍵科學問題,開創性地提出自適應圖文感知新技術和軟硬協同的高效能 AI SoC 芯片一體化設計及裝置,構建了“自適應感知-輕量部署”的軟硬協同智能感知新體系。

智慧互通(AICT)與聯合單位大力推進高精度AI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共同設計的高精度輕量級智能感知算法專為智慧交通場景優化,構成了智能交通系統的核心。該算法能夠實時分析和處理大量交通數據,並在自研的AI SoC平臺上高效執行,減小了人工智能模型的大小和複雜性,在顯著提高計算能力的同時降低功耗,不僅解決了計算負載和延遲問題,還確保了交通流暢,提高了安全性,形成了支持現代城市環境中可擴展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在項目基礎上,智慧互通(AICT)推出了自主研發的融合雷達和視覺技術的雷視一體機,能夠在端側高效處理交通數據,實現更智能的交通管理,並大幅降低綜合成本,同步實現車流實時處理與隱私保護,為數字經濟安全高效轉型提供支撐。該技術及產品已在中國70多個城市成功應用落地,提升了交通管理的效率、準確性和安全性,形成了超大規模的高精度人工智能落地實踐應用。

截至目前,項目累計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3項,設計並研製了十餘款端側人工智能SoC芯片,累計生產銷售數千萬顆,先後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21年國際社會公共安全博覽會最高獎“金鼎獎”、2022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24 年第76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獎、2024年度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等多項獎項。